【字体:大 中 小 】 | 【打印本文】 |
阜新市委编办创新机制 实现引进高学历人才“三个主动” |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8日来源: |
近年来,阜新市委编办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基础性、保障性的职能作用,以政策吸引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以机制激励人才,为阜新市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和人才保障。
一、主动融入,保障人才战略用编需求
阜新市委编办强化部门职责,积极主动跟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提供机构编制服务。一是加大编制统筹调剂力度。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做好编制资源统筹规划,设立“人才编制池”,连续5年每年筹措调剂200名事业编制,为建立我市人才储备提供坚强编制保障。二是聚焦服务全市重点工作。紧跟全市工作重心,以市产业转型振兴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招聘岗位审核、遴选高学历人才等方式将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充实到一线急需工作岗位。2018年以来,市本级共引进551名高学历人才和乡村振兴人才,其中175名服务重点企业、292名下沉乡镇服务基层、84名服务开发区及行政执法等重点经济部门和亟需加强领域,实现了人才储备功能向干事创业功能的转化。
二、主动服务,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方式
面对全国“人才争夺战”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编制在引进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服务保障作用,2020年起积极推动公办学校、公立医院校园直招,实现了三个“跨越”。一是由“二线”保障向“一线”服务跨越。机构编制部门深度参与现场招聘,以“编制+政策”为宣传点,3年来逐步擦亮了人才引进的“阜新名片”,有效吸引现场应聘学生的关注度;二是编制核定“事后报备”向“事前预审”跨越。为打消毕业生关于用人形式的顾虑,创新建立“编制预审”工作法,现场为拟录取的毕业生开具《阜新市校园直招事业编制人员预审单》,入职时可直接办理落编手续,意向签约率提升10倍;三是事业单位编岗相应向人岗相适跨越。在组织、编制、纪检、人社部门的监督配合下,将招聘主导权交给用人单位,满足了用人单位对人才差异性及适用性的需求。3年来,通过校园直招共吸引116名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落户阜新。
三、主动作为,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为做好引进人才的“后半篇文章”,形成激先敦后机制,阜新市委编办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为高学历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一是搭建4个职务晋升平台。在市产业转型振兴服务中心设置4个高学历人才服务部室,核定中层领导职数16名,专门用于选拔任用工作突出、表现优秀的高学历人才,激活我市年轻干部储备“蓄水池”。二是做好服务期满二次岗位分配工作。对已引进人才进行综合研判,制定分配预案;对2022年需二次分配的19名乡村振兴人才,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及事业单位空编、职务职称实际情况,提供30个事业单位岗位供乡村振兴人才选择,确保服务企业和基层的“人才池”形成“源头活水”,激发人才服务基层、积极进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字体:大 中 小 】 | 【打印本文】 |
【附件下载】 | |
【相关新闻】 | |